象山老中医上《人民日报》!年过花甲,他悬壶济世初心未变

象山老中医刘创健上《人民日报》!年过花甲,他悬壶济世初心未变

家传七代,在这袅袅药香中沉浸60余年的刘创健钟情于中医学,却也执着于中西医结合,他看了许多病,救了许多人,悬壶济世的初心从未改变。

少时缘起 历经波折

年过花甲的刘创健,身材清瘦、精神矍铄、言辞有序。小小诊室的白墙上,挂满了或暗或新的锦旗。“这里的每一面锦旗都是一个我与病人一齐与病魔抗争的故事,我把它们挂在这里,时时看到,是为了提醒自己,行医之路漫漫而修远。”

父亲、祖父、曾祖父……算上刘创健,据家谱记载,刘家已有七代行医。年代久远,祖上与中医的缘分已不可考,而刘创健,早在出生之前,就已背负父亲对中医的热爱和期许。他这一辈,家族辈分为创字,出生之前,定下只要是男孩,就以健字为名,是为创造健康、传承中医衣钵之意。

刘创健祖籍三门,解放前,他的爷爷在鹤浦镇开设了一间药铺。海岛虽小,刘家先生在岛上却小有名气,无论男女老少,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了疾病,偏僻乡野,指望的就是老中医,为人祛病疗伤,送去健康平安。在刘创健的记忆中,三门老宅有一整套的中药家什,诉说着祖祖辈辈与中医的故事。平日里长辈言谈的耳濡目染,他知道了许多中医中药的故事,大多都是各位长辈治愈疑难杂症的教训和经验。

人生跌宕,几经起伏。刘创健的叔公曾是国民党上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刘家被划为工商业地主,他被剥夺了继续升学的权利,曾经的中医世家生计维艰。泥水工、木匠、铁匠、石匠、砖瓦匠……出身不好,极难找到稳定的工作,为了讨生活,刘创健几乎做过所有的苦活累活。

刘创健的父亲把医德看得极重,他明白患者的苦楚,无论酷暑严寒、白昼黑夜,治病救人是至高理念,从不懈怠。尽管生计艰难,刘创健也始终坚持在父亲的严厉要求与悬壶济世的家风熏陶中学习中医。后来,有一位老中医听闻刘创健能熟背《伤寒论》《温热论》等医学经典,就将他叫去面试,扎实的中医基础,以及对中医的执着热爱感动了这位老中医,承其鼎力推荐,刘创健被特招进入高塘乡卫生院做学徒。

做学徒的三年,刘创健跟随父亲学医,有幸接触疑难重症的治疗,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危重病救治经验。他曾在家属的汹涌哭喊声中亲眼目睹一名幼童因设备和技术因素无法救治,这个幼小生命的逝去几十年后仍历历在目,不断鞭策他在行医路上砥砺前行。

再后来,因退休顶替政策,刘创健进入高塘岛乡卫生院工作,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医。

行医救人医德出众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难免被西方一些人视为巫术。西医看病,问清症状,还要做透视、化验、检测等等,必须得先看清楚了“病”才决定怎么治。中医看病,看不见实质性的病变、病灶、病菌、病毒,也可以说中医是在“猜”病。从小泡在中药堆里长大,从腼腆稚嫩的青年到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刘创健“猜”病的本领也渐渐提高,乡亲们有个头痛脑热、疑难杂症都认准了他。

刘创健说,人体犹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正常人病变之时,阴阳失衡,气脉不通,毒邪內积,五脏六腑不调,四肢百骸失养,内外整体不和,而中草药是讲究阴阳互补的。有人腿上长出大肿块,连日来无论怎么打针吃药都没用,拿长针穿刺也没有什么效果。来找刘创健,他调配了一团黑色的草药,让患者找片鲜菜叶敷上保湿,第二天肿块消失无踪。大家看着神奇,他自己看着平常,“不过是毒素结在此处,解掉了便是。”

刚调来丹城那会儿,刘创建听说有位病人肝肾功能衰竭,排尿困难,每天仅能排出不到50毫升的血尿,更是无法进食,全身乏力却每晚被痛楚折磨得大喊大叫,被上海、宁波等各大医院退回。刘创健下班后赶往病人家中看望,面对病人和家属充满希冀的目光,他顶着压力,在同事们的质疑声中开了处方。也真亏他医术高明,病人在服药三天后竟能渐渐排出些尿液,再后来甚至能够起床行走,由其母搀扶来到他的诊室就诊。自接下这位病人,一段时间以来,刘创健大部分的休息时间都在研究如何救治这名患者。彼时他还居住在高塘岛上,数次下班回家,刚进家门,患者家属的一个电话说病情出现反复,他立马回到渡口重新摆渡过海赶回丹城。他又考虑到患者久病,家中无甚积蓄,常掰着自己的手指头开处方,也常拿出工资贴补药钱。这样的事情常有发生,总有病人找上门来归还他所垫付的医药费,他自己却记不得了。

不禁感叹于中医和中药的深奥与神秘,不同中药经过煨炒烘焙炮制出来,依靠刘创健的望闻问切,感知患者体内脏器的信息,而后将中药配伍在一起煎煮服用,让一个濒临死亡的患者神奇康复起来。

刘创健热爱中医,也是一个坚定的中西医结合推崇者。他年轻的时候,驻扎在海岛上,有一天值夜班,来了一位急腹症患者。异乡人独身而来,举目无亲,刘创健诊断后,判定他需要尽快送到隔海对岸镇里的医院动手术。当时已近年关,正下着大雪,刘创健没有车子,只好求助于一位熟悉的拖拉机司机,请他帮助送到渡口。气温低,柴油凝结,车子无法发动,他们就抱了大堆的稻草烧化,好不容易顶着风雪到了渡口,当地派出所联系到的岛上唯一一艘机动船却是手摇船改装,船老大也不会驾驶,逼上梁山的刘创建只好大起胆子充当船老大,由真正的船老大指引航道。那个风雪交加的深夜,凭着一腔慈悲生出来的勇气,刘创健将船过海平安靠岸,又独自踩着结冰的路面将病人背往医院。病人当夜动了手术,不久痊愈。

中医传承 醉心肿瘤

年岁渐长,刘创健最遗憾的还是家中祖传医术无人继承。祖传中医讲究衣钵相传,儿子勤勉聪慧,学业有成,却并未学医,他由此没了传承人,想到家中七代行医,到他这里犹如家传之宝无人继承,未免遗憾不甘,黯然神伤。由此,他决定将多年行医遇到的案例详细记载下来,将祖传处方与常见病的处方编纂成书,留与后人,也不枉此生。

目前,刘创健的第一本《疑难杂症医案集》已编纂完成,第二本《肿瘤治验集》已初步完成,接下来他准备撰写第三本《谈病论经》,汇集众多经反复验证后行之有效的处方及祖传秘方。他说,若这些书以后能被人看到,学到,用到,治病救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也算是家学衣钵传承的另一种形式。

这些年来,除了看病,刘创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了研究中医学对于肿瘤的应用和治疗上。如他年轻时为了研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走访鹤浦镇大部分此类患者,他也走访了许多肿瘤患者,手头积累了数十例中医对肿瘤明显有效或成功治愈的案例。最近,他接诊了台州三门县的一位肿瘤病人,病人已病入膏肓,被上海一医院退回,刘创健成了病人和家属的唯一希望。除去微信电话与家属的沟通交流,他时常驱车前往,诊看病人的身体实况。家属看他如此尽心劳力,想要送他礼物也遭拒绝,他说:“病人是把命交给了我,况且治病救人本就是我作为一个医生的分内之事,收家属送的礼,我便不是个合格的医生。”

研究肿瘤多年,刘创健将肿瘤形成的原理和治疗过程总结为二十二字:“癌之初,性本善,唯其姿,方贻害,抑其姿,复之衡,乃为正道。”他解释说,肿瘤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赘生物。若不断对人体的某处细胞造成损伤,过度修复就是癌症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表现形式,细胞增生不断扩大形成肿块、团块、继而形成肿瘤。若是西医,无非是开刀将肿瘤切除,放在中医,便要运用各种药物配伍阴阳调和,恢复身体内部的平衡,以起到抑制癌症的作用。

现今民众对于中医的理念和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刘创健也常去各地义诊,为大家普及中医常识。这个60多岁的老人满怀对中医的纯粹热爱,正用尽一生,殚精竭虑,袪邪扶正,弘扬他心中的传统医道。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以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图片正在生成中,请稍后...